11月25日,在上海市襄阳北路一家名为“粗茶淡饭”的餐厅门前,服务员把立在门边的世博会倒计时牌又翻了一页——158天。 \r\n刚到上海,记者就被“包围”在了浓浓的世博氛围中——大街小巷、宾馆、饭店,甚至民居里弄,到处都是世博倒计时牌、世博宣传海报……一些市民对记者说,为了迎接世博的到来,上海已经进入了“全城总动员”状态。 \r\n而在盛会的准备阶段,自然也少不了政府采购人活跃、忙碌的身影。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在世博配套项目的建设执行过程中,无不围绕着全程、高效、迅速的工作理念,尽可能让服务臻于齐全、到位。量是基础亮是核心 \r\n坐落在上海市黄浦江边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尽管主体工程已经落成,但整个馆区还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走近馆址不到100米的地方,便会沾到满身的泥土。“虽然馆区的建筑工程属于商业项目,但展会以及相关边缘服务的完善则是主办国展示其国力、风范的良机。因此,世博配套项目已经成了我们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指着不远处的绛红色中国馆,采购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r\n来到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记者发现,这里几乎每一位员工的心里都有一本“世博账”。中心副主任费嗣梁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中心已经完成世博项目49个,合同金额3亿元左右;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有7个,涉及金额4000多万元;已经受理、正准备开展的项目有3个,涉及到5000万元左右的采购金额。如此一算,由中心经办的世博相关项目达到了59个,采购总金额超过了4亿元。 \r\n“项目数和采购总额不仅反映了采购量的规模,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本届上海世博会的规模之大。而我们中心工作的着眼点却不能只放在量上,精细、有亮点才是核心。”费嗣梁强调道。对此,他举例说,中心已经受理的消防局的消防船和消防指挥系统项目就反映了这一点。因为世博会的会展地点在黄浦江两岸,所以消防局要配备几艘消防船以及消防指挥系统,以便开展水上消防项目。中心在得知项目消息后,立即上门联系、主动沟通,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采购总量,而是要以细致、周到的考虑为世博做好服务。 \r\n采购中心综合部部长冯正风在一旁补充道:“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的采购项目,涉及到世博会配套建设的方方面面。除了人民日报报栏、旅游景点指路牌等这些常规项目,还有浮萍打捞、江面检疫、移动式泵车等等。所以,我们中心负责不同种类采购任务的采购一部、采购二部和工程部也是集体上阵,不敢有丝毫懈怠!” \r\n提前介入主动联系 \r\n2008年9月8日,上海世博会进入了600天倒计时,这也意味着本届世博会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为此,中心还与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城市管理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600办”)加强了联系,重点做好迎世博600天的相关项目。“600办”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到迎世博600天的设备项目,全部由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集中采购。 \r\n不只是消防局的项目,记者还了解到,凡是在预算中体现的或是中心主动得知的项目,在开展的前期,中心一般都会派员到有关预算单位联系,主动去了解项目情况。 \r\n说起世博采购项目,费嗣梁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甚至连细节都描述得很清晰。他说:“只要得知了项目消息,我们就会赶快和采购人联系。就拿上海市公安局的项目来说,我们中心分别在今年2月5日、3月24日和4月29日3次主动上门沟通,对该局项目进行分类,让采购人了解哪些项目是属于集中采购,哪些不属于集中采购。分清之后,我们就针对属于中心工作范围的集中采购项目开展工作,包括招标文件的编制、采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尽管公安局的项目规模相对来说都比较大、技术难度高,而且竞争也比较激烈,但是今年5月14日公安局的同志来中心与我们进行项目沟通的时候,我们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的采购效率。” \r\n前伸后延分步操作 \r\n采购项目的关键在于操作。在世博项目的运作上,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树立了前伸后延的工作理念,并采取了分步走的做法。 \r\n具体而言,第一步是中心首先和采购人沟通,确定采购需求,并针对采购人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不是很熟悉政府采购相关规则和程序的采购人,中心会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同时,中心对项目的技术方案也会进行相关的改善。 \r\n第二步是招标文件的制定。因为涉及世博的项目都被列为了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对招标文件的编制也会格外细致,并层层把关。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招标文件的可靠性。 \r\n第三步是中心对于世博项目的启动更加及时,同时注重采购的高效进行。“对于世博项目,我们的做法是采购条件一经成熟就立刻启动招标程序。就说600天项目中的旅游景点指示牌项目吧,中心当天受理,第二天就上网公示了。这个项目完成招标后,得到了600办的肯定和好评。”费嗣梁的话语中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之情。 \r\n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主动对项目进度和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后续跟踪。“世博会是我们国家向世界展示风采的窗口,因此有关世博的项目是不容有闪失的。所以,中心在工作权限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对相关项目开展跟踪。从目前来看,效果还都不错。刚刚向你介绍过的路牌项目,从10月22日签订合同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冯正风的一席话道出了“后延”理念的意义所在。 \r\n快中求稳才是“王道” \r\n对于中心操作世博项目的“快”,记者则是通过流感疫苗项目的开展有了深切的体会。 \r\n费嗣梁向记者介绍说,国庆节前夕,中心针对甲流疫苗配送和季节性流感疫苗进行了一次超常规的采购。这个项目量比较大,时间也很紧。上级单位要求在10月15日就开始甲流疫苗的接种。而市里的配送采购工作会议是9月29日召开的,这时已经临近国庆假期。中心得到消息后,立即和采购人单位联系、制定采购方案,并即时启动采购程序。 \r\n9月30日,所有的季节性流感疫苗采购文件全部上网。 \r\n10月9日,针对甲流疫苗配送项目,直接通知4家竞争性谈判供应商。 \r\n10月12日开始谈判并确定上海医疗配送中心作为中标供应商配送50万只甲流疫苗。 \r\n此后两天之内,上海市疾控中心便确定了配送点并开始了疫苗接种。 \r\n“也就是说,从开始采购程序到疫苗的接种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费嗣梁自豪地说。 \r\n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心承接的涉及倒计时600天的项目自执行至今,既没有收到投诉质疑,也没有招标失败。“现在上级的时间节点掌握得很紧,采购需求确定了,我们中心肯定是要全力以赴、能快则快。之所以零投诉、零失败,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充分。”对于这一点,冯正风如是认为。 \r\n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市政府采购人并没有就此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工作的不足。 \r\n“此前,上海市政府计划世博的准备工作到今年第三季度结束时要全部完毕,年底则要进入补缺阶段,从明年年初就要进入各部门联动调试阶段。但从目前来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度还没有达到上级单位的要求。可能到明年3月份,还要开展一些补充项目。所以说,只要世博准备工作还在进行,我们的工作就还在路上。”费嗣梁的话既是对工作形势的分析,在记者看来,更是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备战世博的誓言。(本报记者 梁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