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首次在清河工程中使用了碧水源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后,碧水源又拿下了‘丹江口南水北调污水处理工程’、‘无锡城北再生水厂’两个项目,项目总金额1.4亿元。这说明,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试点工作在全国具有显著的市场效应和示范意义。” \r\n 先后3次中标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示范项目的碧水源公司,目前加快推动了膜产业基地(二期)的建设,该基地将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污水资源化膜产业基地。正是政府采购,使碧水源的产品增加了市场信任度和生命力,对此董事长文剑平深有感触。 \r\n 政府采购为企业搭建“绿色阶梯” \r\n 同碧水源公司一样,绿创环保集团也是政府采购的受益者。 \r\n 在今年第二次、第四次政府采购签约大会上,绿创环保集团与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亦庄开发区预签并最后落实签订了四个地铁建设标段4000多万元的声屏障工程“推广应用”合同。 \r\n 身为民营企业,绿创环保集团正是通过政府采购这座阶梯,迈进了轨道交通这一重大项目的殿堂。此前,虽然空有一身自主创新垃圾处理和新能源技术的“武艺”,绿创却总是与机会擦肩而过。 \r\n “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灵魂是创新,若没有市场、进不了市场或高成本低效率地进入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就不能提升,原创技术就难以存活,创新之魂就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因此,使用北京的公共财政资源,促进北京的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通过政府采购的举措,恰恰是抓住了‘给市场’这个关键要素。” \r\n 绿创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采购等举措更是无比珍贵,对支持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坚定信心,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重新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政府在制度创新上的一种示范!” \r\n 记者了解到,中关村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一旦政府计划内投资重大项目开始招标,往往这些企业就会“靠边站”。虽然很多项目采取公开招标,但动辄要求上千万元的注册资本,还有投标保证金等几道硬性门槛一拦,有技术却底子薄的民营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r\n 这个困扰着绿创和许许多多民营企业的问题,也是政府主管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今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中明确提出“支持北京市政府积极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在中关村示范区采取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实验和示范项目等措施,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r\n 采购范围扩展至政府投资项目 \r\n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政府采购调控功能和公共财政职能的重要措施。” \r\n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政府采购试点凸显两大亮点:一是政府采购领域从传统的行政办公类产品扩展到市政设施、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公共安全等政府投资的项目;二是政府采购的方式从集中采购方式扩展到首购、定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多种方式。 \r\n 参加政府采购试点的范围是使用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采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或部分投资项目的出资、建设和管理单位以及研发并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中关村企业、大学、科研单位。 \r\n 今年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要达30亿 \r\n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管委会已经联合市相关部门先后召开了四次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示范项目签约大会,签约项目总数达到9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71亿元,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27亿元,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r\n 记者了解到,6月11日,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召开了政府信息化项目对接会,发布了市级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信息40条,拟采购金额1.8亿元,较好地实现了政府信息化需求和自主创新产品信息的对接。同时,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要求,联合工作组委托北京机电行业协会对27个符合要求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进行专家评审。 \r\n 今年的科博会上,首次设立了政府采购项目区,政府采购项目首度集体参展,成为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的一大亮点。通过展览,突出展示中关村示范区推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作,推介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并纳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技术与产品。在科博会150家参展企业中,有46家企业的产品入选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r\n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力度,完成全年采购自主创新产品30亿元的目标。今后,将把政府采购试点固化为经常性采购,助力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r\n 政府采购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r\n 以往政府总是把直接对企业的资金投入放在第一位,而目前北京市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投入“市场资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r\n 记者了解到,在四批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示范项目签约后,社会反响很大。部分签约企业相继获得国内政府采购订单,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和利时公司的“北京地铁西郊线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首次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并相继中标了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地铁监控系统项目,合同总额近12亿元。 \r\n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微生物技术致力于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并利用处理产生的再生复合菌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产品的生物农业型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与朝阳区政府正式签约将其技术和产品应用于北京朝阳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嘉博文公司获得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2400万元、顺义餐厨垃圾处理厂600万元的合同。 \r\n 目标锁定国家或省级政府建设项目 \r\n 除了北京市的政府采购,中关村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产品应用于国家或省级政府建设项目,主要领域包括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信息工程等。 \r\n 在信息通讯方面,中关村企业在TD-SCDMA芯片、系统、终端、配套设备以及业务应用等形成了完整产业链。2008年中国移动TD-SCDMA二期网络28个城市系统设备招标中,大唐电信获得了40%、中国普天获得6%、鼎桥获得25%,三家企业占招标总份额的71%,中标额约31.95亿元。 \r\n 在航空航天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中关村企业院所积极参与了嫦娥探月工程有关项目的研发。安泰科技公司生产的材料和器件,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生产的电缆线、传感器、配电器等,华旗资讯公司的飞行录音及存储系统,中地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SGIS等参与了神舟飞天工程。 \r\n 在轨道交通方面,和利时公司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相继中标了北京地铁西郊线、北京地铁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北京地铁9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杭州地铁1号线乘客信息系统、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项目。东土科技公司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京津高铁、合宁高铁、北京地铁5号线等国家重点工程。世纪东方国铁公司自主研制的GSM-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在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上投入使用,实现该设备在中国铁路的首次应用。(商报记者 李剑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