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政府采购不崇洋 监管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 2017-05-22     

  政府采购中预算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各类货物,预算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各类工程以及预算金额50万元以上的各类服务,都应该公开招标。记者9月18日从上海市财政局了解到,目前上海已公布了2010年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上海市财政局同时表示,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9月19日《劳动报》)

\r\n

  上海市财政部门要求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优先采购国货,对于遏制招标腐败,弘扬民族品牌,扩大内需,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期待。不仅是上海,国家实施“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以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就联合发文,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r\n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采购“崇洋媚外”,采购商品限定“原装进口”门槛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安徽某县政府采购中心要求中央空调压缩机为“原装进口”。理由是中央空调压缩机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目前国产技术不成熟,一旦质量不达标容易引发故障。再比如,某民营企业自行研发的音响顺利通过奥运招标,成为“鸟巢”的指定音响,但在参加广州亚运场馆招标时遭到“滑铁卢”,因为不是原装进口,他们连亚运场馆招标的标书都买不到。

\r\n

  应该承认,有的国货技术确实不如洋货成熟,但从整体上看,土品牌的质量并非都不如洋品牌。特别是空调行业更是如此。在空调业界流传着一个“黑色幽默”:在一次中央空调选购招标会上,用户要求压缩机必须是某国际品牌,否则不考虑,因为那个牌子原装进口,质量有保障。但事实上这个品牌的压缩机全是国内某品牌贴牌的,全是中国技术,“中国创造”。

\r\n

  实际上,“民族品牌”的空调早就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就拿海尔空调来说,海尔中央空调不仅挤进了雅典奥运工程项目,而且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海尔空调连续中标奥帆基地、工人体育场、垒球中心、奥运接待机场。而据采购专家说,由于奥运工程是世界性项目,对海尔的要求比国际品牌更挑剔。海尔中标奥运项目,根本不是对民族品牌的偏袒。

\r\n

  在我看来,政府采购要求“原装进口”,与其说是担心国货质量不过关,迷信洋货,还不如说是利益诱导的结果。看多了采购黑幕,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政府大宗设备采购利润诱人,众多企业蜂拥而至,“权力黑手”趁火打劫,内定“利益悠关企业”,从中攫取利益。而洋品牌价格高,利益空间更大。

\r\n

  要解决政府采购“崇洋媚外”的问题。指望采购者高度自律,精打细算,奢望公开招标程序杜绝腐败都不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关监管部门不能缺位。掌管钱袋子的财政部门理应履行职责,认真核算“土品牌”与“洋品牌”的质量性价比,追寻政府采购“崇洋媚外”或者迷信某品牌的真实原因。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对政府优先采购国货做出更为细致的制度安排,制定可行性操作方案,强化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健全政府采购监督问责机制。对故意“崇洋媚外”、热衷采购腐败的政府采购者启动问责程序,追究法律责任。(作者:胡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