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获悉,今年前8个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规模稳步增长,采购执行情况良好。 \r\n据了解,截至8月28日,国采中心实施完成的集中采购规模总额达到了6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3%左右。其中,货物类采购为45.6亿元,工程类采购为9.6亿元,服务类采购为10.6亿元。 \r\n对此,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陈建明分析说,今年前8个月中央国家机关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r\n一是今年的采购总量在增加,执行情况比以往同期好一些。国采中心今年前8个月已完成一单一采的采购项目有211个,与同期相比增加了79个;二是目录外项目的采购增长较快,包括各个单位本级和二三级单位的并非强制性采购的项目。其中,国采中心采购二处目前完成的项目中有70%的单项采购来自于目录外项目;三是网上竞价被广泛使用,尤其在信息类产品当中使用网上竞价的较多,但成交价格波动幅度还很大。网上竞价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采购新方式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四是重点品牌的认可度在提高,公共资源更加集中。从信息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其品牌集中度在继续提高;五是政府集中采购的增长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在国家增收节支尤其是汽车采购严控增加的政策指导下,上半年的汽车采购额度有明显下降;而受中央部委办公设备的产品采购进入到正常更换阶段和采购产品单价下降的影响,信息类产品的增长态势则比较平缓,增长率降低。 \r\n “由采购规模增长15亿元和采购执行情况良好可以看出,在中央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国采中心今年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发挥了作用。”陈建明进一步明确表示,国采中心今年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 \r\n首先,国采中心以改进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的后期管理为工作重点,尤其加强了对其价格和售后服务的监测。一是从招标组织方式上加以改进,在协议供货产品满足采购人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对协议供货产品的数量与型号进行适当缩减,事实上对品牌进行集中,利于后期的监管;二是加大二次竞价的力度和次数,建立起价格监测机制,对协议供货的中标产品进行价格监测,每周进行价格比对,对价格进行及时调整;三是加强履约管理,培训供应商,解读协议框架,对双方的义务进行明确强调。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主流产品的协议供货价格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 \r\n其次,国采中心今年从抓好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所有的运行项目在内部网上公开,增加透明度。统一项目登记,各处室进行内部衔接。开放了网上的委托,制订了网上竞价制度。同时,加强内部业务交流,不定期地对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市场变化,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r\n再其次,加强了与各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上半年国采中心各处室走访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上门了解其采购情况,近期还将联系各部门了解今年后4个月的采购需求,以便更好地配合完成今年的采购任务。 \r\n最后,在重点抓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落实方面,国采中心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强信息安全工作的监管;并与国管局资产管理司共同研究制定了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处置办法;此外,对建筑材料的节能采购做出了方案并开始实施。(袁瑞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