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统一供种牵住了“牛鼻子”


 发布时间: 2017-05-22     

对安徽省政府采购统一供种的调研,让记者真切感受到,同样的10元补贴,直接发放给农民与统一供种、折价销售的政策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r\n

“涉及‘三农’的政策,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认为良种推广补贴政策,通过政府采购统一供种,算是牵住‘牛鼻子’了!”安徽省天益青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良柏一席话,道出了种子背后的发展链条。

\r\n

国家出台的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推广补贴等政策,都是加大农业投入的表现,但从来没有哪一项政策像良种政府采购这样行之有效。良种补贴政策与政府采购方式配套进行的模式,既推动了科技在优良品种这一载体作用的发挥,也让每亩地10元的投入实现了安徽省小麦单产、总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

\r\n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统一供种不仅解决了留守人员的种田难题,调动了各级农业相关部门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干群关系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r\n

不过,在政策功能得到显现、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种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却引起了不少专家的担忧。

\r\n

“粮食安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提高粮食产量的问题,在耕地面积一定的基础上,只有靠单产的提高来维护粮食安全。”安徽省农委农业局局长牛运生分析认为,提高单产就得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

\r\n

作为专家评委,安徽省农委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夏英萍也指出,良种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基础物资,是农业发展的源头产品。国家粮食安全尤其需要本土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

\r\n

2000年《种子法》在我国正式实施后,我国种业的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但由于国内种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较弱,致使大量跨国公司涌入,对我国的种业产业安全已经开始构成威胁。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如果我国不能尽快崛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本土化种业企业,我国种子市场的发展堪忧,一旦被若干家大型跨国种业公司所主宰,必将严重危害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r\n

“没有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没有一定的规模经营,没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没有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企业就很难进入到良种推广的政府采购市场。”牛运生坦言,如此严格把关就是为了推动大型的、规范的企业的崛起。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