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控,通过音频、视频和网络设备3种方式同时运行,增强服务功能,对采购全过程实施全面监控。日前,山东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以技术防范为代表的新的监控机制初步形成。 \r\n创新带来有效监督 \r\n“在我们的评标室内,每个评委对着一台计算机、一个话筒和一个摄像头,对评审环节进行音频视频监控,把采购过程的规范融汇到技术防范中,所有采购当事人的言行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这不仅增加了采购的透明度,而且对评审过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控制作用,对评标倾向性现象的产生发挥了良好的抑制作用,确保了评审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山东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主任王沛电话中谈起采购中心全套先进的电子化监控设备颇为满意。 \r\n在山东省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购中心坚持从有利于采购人和供应商参与、有利于财政和监察部门监督、有利于提高采购效率的角度出发,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并从去年开始切实开展了电子化、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着力改变传统的采购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 \r\n据王沛介绍,通过创新监督方式,采购中心在采购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无有效投诉的纪录,省级集中采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采购中心先后为140多个部门900多家单位组织实施采购服务,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活动6000余次,涉及货物、工程和服务3大领域。最新统计显示,1月-3月,省级集中采购规模达5.4亿元,节约财政资金2.8亿元。 \r\n着力打造电子化采购平台 \r\n为真正做到全程阳光采购,在山东省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购中心一直在极力打造中心内部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r\n首先,采购中心组织实施了政府采购办公楼的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对采购活动场所全面实施电子化操作与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采购环境。所有业务活动场所设置了电子监控装置,政府采购活动的全程音频、视频监控数据均保存3个月以上。 \r\n为便于监督,采购中心实现了政府采购远程监控,开标现场向社会公众开放,评标现场向监管部门开放。在封闭式评标室中,通过语音交互系统,实现了专家、用户与供应商非现场接触式交流;通过电子评标系统,专家通过网络独立评审打分,由系统汇总排名分值,并自动确定中标供应商,评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科学。 \r\n其次,采购中心开发了省级集中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覆盖中心各业务部门及各管理岗位,以及实时记录集中采购全过程的电子采购平台,集中采购业务处理基本达到了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运行。采购人员按照网络既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系统实时记录操作的具体内容,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采购中心开辟网上采购绿色通道,实现了网上采购信息查询、项目预览、标书下载、投标登记等功能,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省直各部门、供应商构建了一个统一、共享、开放的电子商务平台,极大方便了集中采购活动的开展,增加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 \r\n再其次,针对重点常规采购项目的特点,专门研制开发应用软件,向省级各部门提供了公务用车、商用空调网上询价、通用办公设备及耗材协议供货以及公务用车加油实时查询和网上保险等特色服务,操作简便、过程透明,受到普遍好评。 \r\n“我们中心的电子化、信息化平台从2008年年初试点运行以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不仅对规范操作、监督管理内部人员行为和建立良好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有效降低政府采购行政成本和供应商商务成本、处理质疑投诉行为都有很大的帮助。”王沛最后总结道。(袁瑞娟)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