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总额34.2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渠道切得4.45亿元“蛋糕”。 \r\n 4月23日,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第二次签约大会在北京召开,共签订清河再生水厂二期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地铁亦庄线噪声治理工程等14个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达到34.2亿元,拟采购自主创新产品4.45亿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3%。 \r\n 北京市市委常委赵凤桐认为,此次项目的签约,在实践层面上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标志着中关村科技园区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从制定配套措施、产品对接洽谈、项目重点推进、联动协同工作等多方面落实各项试点内容,并实现两批采购项目的正式签约,形成了公开、公正、透明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发展环境,营造了开放、积极、活跃的试点工作氛围。随着试点工作继续深入,要及时总结归纳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在北京市全面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提供借鉴,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设“科技北京”落到实处。 \r\n 财政部相关工作人员指出,第二批示范项目的签约,标志着试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政府采购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轨道交通、水处理、垃圾处理、新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信息化等领域,政府采购方式也进一步完善,包括首购、推广应用等。本次签订的政府投资项目还集中体现了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特点,如清河再生水厂二期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延庆县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建工程等。 \r\n 据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李石柱介绍,下阶段,政府有关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支持措施,在企业项目推介、政府需求挖掘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和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