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刚)“家门口的‘肥肉’,本地企业不少只是派来业务员。相比之下,外地企业却不乏老总上阵各显神通,这一反差,令人深思。”昨日举行的我市首次政府采购供需见面会上,市政府采购办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 \r\n 见面会上,市教育局、城管局、公安局、地税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等6部门,详解本部门2009年度的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和具体采购项目安排情况。采购领域涉及车辆、医疗设备、基建维修等10余行业,采购总额达6亿多元,300多家企业参加。 \r\n 记者注意到,就6部门采购的细节问题,企业向采购方现场提问时,提问的多是外地企业。市经委相关人士说,4月23日发布见面会消息后,北京、深圳等地的很多企业纷纷来电咨询,恳求参加见面会。 \r\n 连日来,广东、浙江等地多家企业负责人,专程到汉找到市经委、市政府采购办当面“打探”此次见面会详情。昨日,记者看到,昆山市驰洁环保节能车业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秦小波,拖着行李箱赶至会场。 \r\n 相比外地企业的主动积极,武汉企业多少显得“用心”不够。知情人士透露,不少汉企来参加见面会的都是公司普通业务员。在企业提问环节开始后,数十位汉企业务人员,“事不关己”般提前离场。 \r\n 市政府采购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上月举行的一场办公用品政府采购招标会前,相关部门专门打电话通知我市3家企业参加,最后却只来了1家,但外地企业自发来了30多家。 \r\n 市政府采购办主任吴东说,政府采购给每个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无论是外地企业还是本地企业,一视同仁,但武汉企业对家门口市场的“忽视”,值得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