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时,市政府召开政府采购见面会,这是武汉首次在政府采购合同敲定前召开政企互动性会议。 \r\n 据了解,本次政府采购的采购单位主要为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地税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和市城管局,总采购金额6亿元,产品涉及车辆、医疗设备、计算机、办公家具、照明设备、教学仪器、制服等10多类。其中教育局为本次采购最大买家,采购金额超过2亿元。 \r\n 在昨日的见面会现场,参会的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的积极性截然相反:很多外地企业想尽办法来参加,本地有不少企业只派业务员与会。 \r\n 昨日上午8点30分,记者就在政府会议中心门口遇到一位拖着行李箱的外地老板。他来自江苏某环保设备生产企业,27日才从网站上得到消息。 \r\n 据武汉市政府采购办一负责人介绍,从23日发布采购消息开始,很多北京、深圳、苏州等地的企业纷纷来电打听,并恳求参加见面会。 \r\n 尽管之前市政府一再表示,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本地企业,但记者在现场发现,很多参加见面会的武汉企业却并不热衷,来参会的人员只是企业普通业务员,积极性明显不足。 \r\n 现场一本地服装企业代表抱怨:我们的品牌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也多次参加武汉的政府采购,中标的却总是浙江、江苏的企业,政府为什么不照顾一下本地企业? \r\n 另一位武汉软件行业代表不等会议结束就离开了现场,他对记者说:本地软件行业没有优势,现场来了很多深圳企业,估计没有太大希望。 \r\n 市政府采购办一负责人表示,政府采购招标绝对比一般招标的条件更高,而且政府绝不保护落后企业。 \r\n 昨日的见面会现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江苏昆山市老板以一个竞争对手的身份评价武汉企业:企业团队实力不差,但竞争意识弱。 \r\n 他说:“今天现场很多企业代表的发言我都听不懂,因为都是五花八门的湖北方言。我相信如果他们到江苏参与竞标,江苏的发标单位也听不懂。”说这话的时候,这位老板用的是纯正的普通话。他说这是在全国各地参与竞标练出来的。 \r\n 市经委一负责人称,本次采购的商品清单中,医疗设备和器械占了很大比例,但本地来的厂家多集中在工程、通信和汽车等行业。也就是说,在本次采购中,本地企业产品覆盖不够,或产品不具备优势,与外地竞标单位有差距。 |